各区传真
寸土寸金的黄浦,为8000余平方米人防工程“解锁”公益功能
“人防工程属于公共产品,理应让工程改造成果惠及更多人群。”近年来,黄浦区国动办将人防工程开发利用作为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抓手,在确保工程人防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以公益便民为导向,结合工程区位条件和结构布局,充分挖掘人防工程服务改善民生的潜能,不断打造战时保护生命、平时服务民生的百姓共享空间。
位于黄浦区金陵中路150号的公用人防工程,建于2002年,是一座单建式人防工程,上部为延安东路绿地二期,总建筑面积为8632㎡。
2021年,黄浦区国动办经过调研评估,决定充分发挥其公益便民性,让该人防工程惠及更多群众。针对城区“两网融合”环卫车辆固定停放点不足和社会停车难等民生难题,黄浦区国动办积极与区绿化市容局合作,联合公用人防工程委托管理单位永业集团,共同对该工程进行战时功能改造和平时使用业态调整,以缓解中心城区公益用地用房紧缺、市民停车难等问题。
该工程地处人民广场区域,紧邻淮海中路,周边商务楼宇众多,于2023年4月正式开工改造,当年12月底竣工。焕新后的金陵中路150号公用人防工程成为上海中心城区既有公用人防工程中体量最大的地下停车库。社会停车功能区,可满足82辆普通小型车停放;“两网融合”停车和作业区,可停放新能源环卫车62辆。
该工程改造还实现了人防效能的全面提升,严格按照现阶段设计要求对工程相关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新增14扇人防门,对原有的防护设备设施进行修缮,同步落实人防工程标识系统建设和物联感知设施建设,确保改造后战时防护功能要素和平时安全监管“双到位”。
近年来,在黄浦区,像金陵中路150号这样的公用人防工程,已实现公益化改造20余处。黄浦区国动办通过将一些公用人防工程及口部建筑用房修缮加固,提供给区域街道、学校、社区居民作为服务驿站、教学活动器材存储、微型消防站、公用停车场等,让这些民防工程真正实现“战时保护人民,平时造福人民”,不断为上海人防工程公益化、惠民性使用提供新思路,创造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