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地图”实施一周年啦 ( 2022年09月12日 )
“民防地图”应用场景自2021年9月18日(2021年全民国防教育日)在上海“随申办市民云”APP及“随申办”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市民积极参与,共同寻找“身边的民防设施场所”。
“民防地图”应用场景以地图等方式汇聚民防工程、民防宣传教育场所、应急避难场所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全品类民防设施场所,并以不同颜色明显区分。面向公众提供各项民防设施场所的查询和地图路线导航等服务,以数字化手段实现民众自助式获取附近民防设施等防护知识。
有的市民反映,“民防地图”应用场景让我们了解到民防设施场所不仅有我们常见的民防工程,还包括应急避难场所和民防宣传教育场所。
有的市民表示,自己不仅查询距离家庭、工作地址最近的民防工程,还带着家庭成员跟着导航探寻了一次,真正了解到“防空警报响起往哪里躲”。
有的市民还带着孩子跟着导航找到了附近的民防宣传教育场所,通过在线预约,参观了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不仅学习人民防空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应对现代化空袭的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还结合上海易发生的事故灾害,充分了解到灾害事故的成因、危害和防护措施。
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民防地图”的使用方法:
所有用户均可通过上海“随申办市民云”APP、“随申办”微信、“随申办”支付小程序和“上海民防”微信公众号“随申办-民防”中进入“民防地图”寻找身边的民防设施场所。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宣传期间,还可通过点击“随申办市民云”APP首页滚动页卡直接进入“民防地图”,获取相关信息。
三大场景均可以根据1km、2km、3km、5km四种距离范围进行搜索显示,应急避难场所显示名称与地址,民防工程显示名称、地址与建筑面积,民防宣传教育场所板块显示名称、地址、面积及场馆内外图片、联系电话。列表与地图模式随心切换,列表展示场所名称、距离、地址及类目标签,地图页展示具体详情。用户可根据喜好与习惯,点击“查看路线”自主选择高德、腾讯或百度地图,进入相应地图模式,根据实际需求按驾车、公交、步行或骑车等方式计算预估时间和距离,选择最优路线到达目的地。
作为全国首个“民防地图”,其填补了省级政务服务平台人防设施指引场景运用的空白,打通了人防指挥和人员疏散的“最后一公里”。基本实现了“指尖上”的应用,推动民防设施的科普宣传,激发民众寻找身边民防设施的兴趣,切实提升了民众应对突发事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