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

防救时讯(2021年第4期) ( 2021年07月06日 )

6月警情通报

  二0二一年六月份市区民防共处置各类灾情事故35起(去年同期24起,同比增加45.83%),化学事故35起(去年同期24起,同比增加45.83%)。出动救灾人员164人(次)(去年同期125人次,同比增加31.20%),出动救灾车辆45车(次)(去年同期33车次,同比增加36.36%)。警情来源分为:应急联动中心21起,燃气公司8起,社区居民4起,其他(区防办、市府总值班室)2起,分别占总受理情况的60.00%、22.86%、11.43%、5.71%。以上事故共涉及12个区,其中区防办救援队伍共参与事故处置18起:黄浦区1起,静安区1起,长宁区1起,虹口区2起,普陀区1起,杨浦区3起,宝山区6起,奉贤区1起,松江区2起。


训练正当时  不负好时光

  6月8日—10日市民防防护救援中心在青浦民防训练基地进行防护与逃生专项训练。

  本次训练聚集实战需求,以战领训,以训促战,开展了三个主题训练。

1.JPG

  1、通过单绳个人上升、绳索速降、绳索救援、横渡救援等训练,掌握绳索救援系统的快速构建和运用,实现利用专业绳索工具在空间受限时同样可以开展应急救援。

  2、结合重要经济目标防护要求开展伪装防护帐篷搭建、伪装网展开及撤收、车辆伪装防护等伪装防护科目的训练。伪装防护帐篷在6名队员的共同配合下需在30秒内快速搭建完成,在战时和应急情况下,帐篷可用作或伪装指挥所。

  3、无人机训练以实际操作为主,重点对半空悬停、救援物抛投、定点降落等科目开展训练。参训人员在组训人员指导下认真学习,纷纷纠正了飞行方向不明、操作方向模糊等问题。

  通过此次训练提高战时最需要的应用技能和应急应变能力,确保打造成一支“战时打胜仗,平时能应急”的人防专业队伍。

(防救中心   防救科)



防救中心组织化救业务理论专项培训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民防办关于训练演练工作的要求,增强民防化救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提高现场应急救援能力,更好地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使命任务,根据年度训练计划,5月28日,防救中心组织化救业务理论专项培训,市、区民防队伍共32人参加学习。

2.JPG

  此次培训是防救中心落实“人人讲师”的一项具体举措,本期主讲人是核化救援科工程师杨敏,他分别从事故预案职责、业务知识梳理和案例分析交流三个方面着手,向参训人员分析介绍了上海现行相关预案中民防队伍的职责定位与工作内容,并对《应急手册》核化部分内容进行了针对性补充。通过对常用知识点的举例说明和互动提问,抛砖引玉,引导参训人员自觉增强学习,提高主观能动性。

  当下,民防救援队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重视“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业务学习的同时,更应注重回归“战时防空”的主责主业。下一步防救中心将聚焦空袭后果消除等科目进行一系列专题讲课,为筑强护民之盾打下坚实基础。

(防救中心   化救科)


防救中心救援党支部参加市级机关行走党课活动

  6月17日上午,以“跨越百年•红色筑梦”为主题的“红色一平方公里”行走党课示范走活动在刚落成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启动。

3.JPG

  活动中,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并以支部为单位,围绕“红色一平方公里”党史重要事件、活动和重要遗址旧址等,完成打卡任务。随后,党员还在“红色之声”公众号上完成党史答题,并认领群众微心愿,在接受党史教育的同时为群众办实事。

  循着先烈足迹,探访“初心之地”,感悟建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救援党支部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于学习教育全过程,切实做到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防救中心  救援党支部)


党建引领守初心  携手共建促发展

  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实效,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6月24日下午,上海市民防防护救援中心勤务综合党支部与上海厚天减灾救援公益促进中心党支部在防救中心党员活动室举行党建联建签约仪式。双方围绕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建、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党建联建。

4.JPG

  仪式结束后,双方志愿者共同前往南京西路新成居委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之“我是党员志愿者”活动。防救中心党员志愿者结合自身核化检测救援的专长,为新成居委会新装修的办公场所进行室内空气检测,并向居委会发放了民防防护救援知识宣传材料。厚天救援党员志愿者向社区居民开展了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并对办公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情况进行了排查。

  此次活动作为党建联建结对后开展的首次“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受到了街道领导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双方将继续在党建引领下挖掘各方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防救中心  勤务综合党支部)


我为群众办实事  危难之处显身手

——民防志愿者王永镇救人事迹

  2021年6月20日傍晚5时20分许,一名9旬老伯独自行走至杨浦区内江路靠近杨树浦路时,突然摔倒在地。由于头部着地,老伯的头部顿时血流如注。此时,王永镇驾车正巧途经,见状后他立即下车,带着急救包,出手相助。他用“教科书式”的急救操作,迅速给受伤老伯清创止血,整个过程持续了约3分钟。由于手法专业,很快就将老伯伤口的血止住了。王永镇和他的家人一直在老伯身边守候,直到救护车赶到,他们全家才离开。

5.JPG

  今年39岁的王永镇是上海市民防防护救援志愿服务总队下属上海民安防灾减灾志愿服务中心的一名负责人。10多年里,他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反盗反扒90多次,消防救助50多次,应急救助110多次。他还曾在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获得过“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作为一名民防防护救援志愿者,王永镇始终不忘民防本色,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敢于危难之处显身手,以实际行动践行民防应急救援职责使命,传承民防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走实走心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海市民防防护救援志愿服务总队)


区民防救援队伍训演练动态

  静安区

  6月11日,静安区民防办采取“使命教育+演训辅导+现地实训”方式,组织机关全体干部、“两中心”全体人员和人防工程管理所部分代表,扎实开展每周五“人防训练日”活动。

6.JPG

  活动中,大家观看了《居安思危,备战人防》宣教片,了解空袭和防空袭作战的发展历史与变化,以及空袭与防空袭作战的特点,认清人民防空在信息化条件下防空袭作战中的任务与作用。 集训以《人民防空训练与考核大纲》为依据,通过“学、研、练、演”相结合的形式,队员们学习了绳索救援系统快速搭建和使用知识,着重训练了复杂环境下无人机侦查、探测和逃生绳结技能等内容。结合防护救援专业特点,还进行专项体能训练并组织了夜间紧急集合与出动演练。

  静安区民防办将继续对标市民防办“训练演练年”的工作要求,按照“稳中求进、固本强基”的工作主基调,努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民防特救尖兵。

(静安区民防办提供)


  徐汇区、金山区

  6月11日,徐汇、金山两区开展城市人口临战疏散与接收安置演练,徐汇区虹梅街道、漕河泾街道、华泾镇和金山区朱泾镇约300余人参加了演练。

7.JPG

  演练重点围绕人员集结、机动开进、交接和进村入户安置等内容进行。徐汇区民防办模拟战时态势,紧急启动《徐汇区人民防空袭人口疏散行动方案》,街道、镇接到指令后迅速组织人员集结并按既定协同向预定疏散地域开进。两区按照规范程序,对疏散人员进行移交,并在朱泾镇民兵的引导下,组织疏散人员进村入户安置。徐汇区民防办还组织了城市搜救志愿者队伍、心理防护专业队遂行演练行动,途中心理防护专业队对疏散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训练间隙,城市搜救志愿者队伍开展了空袭灾害下烟房逃生、车内破窗以及伤员救护等相关科目演示和训练,进一步丰富了演练内容,增强了演练的实战性。

  本次演练是贯彻落实市民防办“人防训练演练年”任务的具体行动,是对两区人防指挥能力、民防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次考核,通过演练增强了国防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熟悉了疏散演练程序,掌握了战时疏散行动中防护要领,进一步提高了战争发生时的灾难自救和互救能力。         

(徐汇区、金山区民防办提供)



  宝山区

  6月8日至10日,宝山区民防特救中心组织队员参加市民防办在青浦区开展的民防化救队伍集训。

8.JPG

  本次集训围绕“防护与逃生”这一主题展开,指导参训队员进行了单绳个人上升、速降技能学习;重点对重型和辐射防护服穿戴等防护科目进行了专题辅导。通过集训,增强了队伍的化救防护技能水平,提升民防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

(宝山区民防办提供)



民防系统参与处置事故信息(6月)

  ◎6月1日,金山区朱行镇保卫村村委会柴油油桶失火。

  ◎6月1日,金山区林吉路一小区门口有危化品需处置。

  ◎6月1日,杨浦区许昌路一小区门口有人长期倾倒危化品污染物。

  ◎6月2日,普陀区铜川路地铁站有一管道被挖断,有不明气体泄漏。

  ◎6月2日,松江区松卫北路叶新公路口地上布满白色泡沫液体。

  ◎6月2日,金山区华通之路一车间着火,有环氧乙烷泄漏。

  ◎6月3日,金山区金瓯路夏盛路口一车辆洒落不明化学品。

  ◎6月5日,金山区漕泾镇蒋庄村津力生物制药公司一计量罐爆炸。

  ◎6月5日,虹口区峨眉路一小区住户厨房地下燃气管道泄漏。

  ◎6月6日,奉贤区望园路复旦奥医一实验室化学品仓库火灾爆炸。

  ◎6月10日,松江区梅家浜路一住户下水道异味。

  ◎6月13日,宝山区蕰川路中国石化有不明气体泄漏。

  ◎6月13日,浦东新区申江南路一工厂散发不明气体。

  ◎6月14日,奉贤区大叶公路望园路一掉落路边的化工罐体泄漏。

  ◎6月16日,徐汇区梅陇四村一住户燃气泄漏。

  ◎6月16日,徐汇区吴兴路一居民小区异味事故。

  ◎6月19日,宝山区牡丹江路同济支路口天然气泄漏。

  ◎6月20日,宝山区长江路一园区内着火。

  ◎6月20日,徐汇区石龙路一小区住户家中燃气泄漏。

  ◎6月22日,浦东新区G1503外圈一槽罐车发生交通事故,未发生泄漏,造成1人死亡。

  ◎6月22日,徐汇区嘉善路一小区住户家中燃气泄漏。

  ◎6月23日,浦东新区S2发生两车交通事故,一危险品车辆着火。

  ◎6月23日,黄浦区人民路14号线工地疑似有燃气泄漏。

  ◎6月23日,宝山区菊联路一居民小区门口疑似燃气泄漏。

  ◎6月23日,虹口区东大名路白玉兰广场有异味。

  ◎6月24日,杨浦区包头南路一居民家中燃气泄漏。

  ◎6月25日,普陀区白玉新村一居民家中有异味。

  ◎6月25日,浦东新区长清路一居民家中有异味。

  ◎6月25日,徐汇区石龙路一居民家中燃气泄漏。

  ◎6月28日,宝山区红林路依兰路口2名筑路工人硫化氢中毒。

  ◎6月28日,金山区沪杭公路卫六路2槽罐车碰擦造成冷冻液泄漏。

  ◎6月28日,长宁区巴基斯坦领事馆门口有人放置一可疑手提皮包。

  ◎6月29日,宝山区泰和路1004号一化工厂实验室起火。

  ◎6月30日,静安区长安路一居小区异味。

  ◎6月30日,杨浦区彰武路100号同济大学一工地火灾。

(防救中心   勤务科)


市、区民防办处置案例

  ★宝山区牡丹江路面燃气泄漏事故处置

  2021年6月19日中午11时,总值班室接燃气公司电话,宝山区牡丹江路同济支路路口有煤气味,立即指派市化救和宝山区民防特救中心前往处置。

9.JPG

  市民防化救队到场后发现一个敞开约半小时的机柜和两个管线井,使用VOCs和综合气体检测仪对此处侦检并无异常。区民防化救队到场后参与巡检并以该机柜为中心,每隔10米左右对周边窨井展开气体侦检。最终在路中央一污水井测得VOCs约7000ppb,硫化氢约4ppm,路口另一处污水井测得VOCs近10000ppb并超过爆炸下限。化救队员推断为燃气泄漏,建议区应急办污水井附近严禁烟火,并立即封控路面,同时建议燃气公司立即开挖检修。区应急办当即联系民警到场,实施路面封控。并对泄漏点每30分钟监测一次。下午18时,天燃气泄漏点维修完成。再次检测,天然气浓度0.38%,LEL为0。为确定天然气管道不存在泄漏隐患,宝山区民防特救中心于第二天上午、下午对牡丹江路同济支路路口的配电箱、周围30米内的窨井再次进行天然气检测,气体指标正常。      

(防救中心化救科 宝山区民防办提供) 


  ★虹口区峨眉路一居民家中燃气泄漏事件处置

  2021年6月5日(星期六)下午13点30分,接总值班室指令:虹口区峨眉路366弄21号203室家中有异味,虹口区民防特救中心人员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检测。经检测,在峨眉路366弄21号203室洗手池下水管处,测得VOC浓度在280-1000ppb之间波动;在此下水管室外近地处测得VOC浓度在1000-1800ppb之间波动,燃气公司人员在此钻孔后测得了VOC浓度在1500ppb以上。故初步判断异味是因地下燃气管道泄漏而产生,建议燃气公司人员按规程进行修复,现场无人员伤亡。

(虹口区民防办提供)


防雷达侦察技术与手段(一)

  从这一期开始我们来关注一下防雷达侦察伪装技术。所谓防雷达侦察伪装技术,就是通过运用各种防雷达伪装器材,消除、破坏和干扰目标回波在雷达荧光屏上的光标信号,使敌方雷达看不见、打不了。

  设置防雷达隔绝遮障是一种最常见的防雷达侦察手段,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反射型防雷达网。主要利用金属网络,产生屏蔽效应,掩盖遮障面下的真实目标,使雷达显示中仅出现网面形成的遮障亮点,构成反雷达隔绝遮障。二是散射型防雷达网。主要通过网面的散射降低入射雷达波的后向散射,并使网面的后向散射系数与背景的平均后向散射系数相近,使雷达不易识别目标。三是吸收型防雷达网。主要采用雷达波吸收材料,通过材料内部的电导损耗、高频介质损耗和磁滞损耗,将入射电磁波转化、吸收,减少雷达电磁波的表面反射,使雷达无法探测到伪装网下的真实目标。

  防雷达隔绝遮障除采用制式伪装网外,也可采用树枝、遮障材料等就便材料进行快速制作,最终目的是为减少被隐蔽目标的雷达截面,使被伪装目标与周围背景融合起来。目前,随着技术发展,新型防雷达伪装网也正朝着多波段、宽频带、强吸收等方向发展。

(防救中心   防救科)




地址:复兴中路593号 | 电话:24028888 | 邮编:200020
copyright©2009 上海市民防办公室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