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嘉定区民防办:90后的“机场大白” ( 2020年03月30日 )
嗨,大家好,我是众人口中常念的“90后”、更是你们所不熟识的抗役前线的周佳晖。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一直奋战在防疫前线,2月初下沉社区,与社区工作者守望相助,共抗疫情。3月初,我紧急赴命赶往浦东机场,开展24小时不间断的值守工作,负责无缝隙接返回嘉定区域的境外来沪人员。
上岗前的夜晚,我几乎没有睡好觉,一直在心里温习着培训老师要求的工作注意事项,脑补着可能出现的接待场景,并反复确认不再熟识却可能出现的英语词句,一遍又一遍。第一天上岗,怀着几分好奇和忐忑不安,在等待中,我默默打量着机场内16个区的驻点人员,大家都身穿白色防护服、头戴N95口罩、护目镜,一个个包裹的密不透风,神情肃穆,严阵以待,像极了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作为“90后”的我,为能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而倍感骄傲。
我们在机场主要负责来自重点地区和国家返沪人员的入境登记,确认其行程路线并集中转送至隔离点或社区。初春的机场,夜晚仍有阵阵寒意,值夜班的后半夜常常感到手脚僵如冰,白天却又因防护服的闷热而汗如雨。为节省下发的防护服,上岗12个小时我尽量不喝水;虽然驻点有休息,但是年轻的我常常在“饿、渴、累”中,守候、接待、询问、登记、护送。生怕自己工作中有一丝疏忽遗漏,我不断为自己打气:“加油,看,我英语没有忘记-----不错,又登记好一名入境人员,有成就感------”近半个月的工作,遇到过因对入境政策不了解,而口出怨言要求直接回家的入境人员,也有因长途飞行劳累、入境手续办理长而不愿配合的。年少气盛的我,此时都压下火,不断提醒自己,“声音放缓一点、不要急,你可是代表中国,你不是一个人,你的背后有那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我努力耐心解释,悉心安抚和宽慰,只为确保每位入境人员从下飞机到集中隔离点或社区的一道道关卡是“零误差”。
在同组小伙伴们的带领下,我对一线防疫工作从陌生到熟悉,在守护“国门”的过程中,经受住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考验。结束一天的工作,我的脸颊上常常被面罩压出了深深的印痕;防护服里的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穿上铠甲战袍的我,触觉是迟钝的、消耗的体力和精力更是不能言表。但是这段经历却丰富了我的羽毛,强健了我的翅膀。曾经那个为了打游戏熬夜的“90后”的我,已经可以为我挚爱的城市通宵奋战。
“PONG、PONG、PONG------”,夜晚再次降临,这是我这名“90后的机场大白”为守护上海而强有力的心跳,黑夜终将过去,白昼终将降临。“加油,上海!加油,中国!加油,地球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