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战疫一线】普陀民防 全员战“疫”记 ( 2020年02月28日 )

——践行承诺敢“较真” 真情守护乐“叨叨”

  截止2月25日,区民防应急救援中心的9名干部职工,已累计赴一线支援110余人次,连续支援社区26天,其中2名职工多次支援嘉定区花桥高速道口防疫检查。

  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在人手有限(其中3名职工外地返沪隔离14天)的情况下,该支部坚决服从办党组统筹指挥、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做好本支部在真如镇街道的2个结对居村对口支援同时,根据区机关工作党委要求,先后增援桃浦、长征、甘泉等街道的10个居委会,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与社区工作者同进退、共奋战。在挨家挨户排查疫情、登记口罩预约信息、门岗检查出入证和测体温、门岗接待返沪人员并登记信息、为隔离人员送外卖...等一系列疫情防控的微小岗位上,他们以一丝不苟的“较真”和不厌其烦的“叨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王见,作为区民防应急救援中心支部书记,在做好本支部干部职工支援社区的协调组织的同时,带头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区民防应急救援中心负责管理的战备物资库,储备了一些口罩、高音喇叭、对讲机等物资。

  1月28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区领导指示,在区民防办党组书记殷路群的指导带领下,王见立即进入物资库,打包整理防疫物资,并第一时间送到亟需防护物资的相关单位,为一线防控工作解了燃眉之急。

  1月29日,嘉定区花桥高速道口检测人员告急,王见又主动报名增援,随后多次值守夜班,克服自身体质较差等不利因素,在冷冽寒风中勇敢坚守在城市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

  1月31日,机关干部开始下沉社区,王见再次冲在一线,上门排查、门岗值守、登记测温...,对标执行、眼到手到、毫不含糊,跟疫情“较真”碰硬、迎难而上,用担当尽责践行青年党员的初心。

  韩志俊,今年57岁的老同志,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现着一名老党员的风采。从1月31日第一批下沉一线的机关干部,到2月24日最新一批支援社区的名单中,你每次都能看到他的名字;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你总能在社区防疫一线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考虑到他年龄较大、且过年前肺部感染刚刚好转,在2月10日的支援名单里本来没有安排他,但是有1名同事因故要延长隔离期,在所有人都精疲力尽的状态下,他再次放弃休息、再次返回一线继续值守!

  在工作过程中,他不仅积极配合社区做好疫情排查、登记和值守等工作,还常常“叨叨”居民和同事做好防护、共渡难关,用坚守奉献守护安全、温暖人心。

  在区民防应急救援中心支部,面对疫情敢“较真”、面对居民乐“叨叨”的同志还有很多。

  沈晓贞支援的南泉苑社区目前已有两例确诊,在门岗值守的她格外仔细。在排查进入小区的汽车后备箱的初期很多居民不配合,有一位业主态度非常凶横,对着她大叫“凭什么针对我?”,她笑着说“不是针对你。非常时期,为了大家安全,现在就是‘四大天王’进小区,我们也要查的!”,一句话反而把居民给逗笑了,随后立即配合检查。

  严雪在支援汪家井社区时,正在按照规定对来访的一名非本小区人员进行登记问询,受访业主却气势汹汹的赶来,劈头盖脸叱责道“法律规定了,要保障民生,你们凭什么不让他进!”,虽然有点莫名其妙,但她冷静回复“非常时期,没有十分紧急的事情最好不要进,保障好大家的生命安全才有最基本的‘民生’!”,路过的居民听到后也纷纷点头,主动加入到劝说这位业主的行列。

  陈恺支援花桥高速道口排查检测时,在初期自身防护装备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检测到一名发烧的外地返沪人员,他没有畏缩,而是请身边防护装备同样单薄的同事们先退后,单独一人引导发烧人员前往指定区域进一步检查。尽管他常常跟大家“叨叨”要注意保护自己,但是当危险来临,他的第一反应却是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在支援一线疫情防控的26天里,陈文蛟、丁依清、程瑜、任梦芸和苍磊等区民防应急救援中心的同志们,包括紧急调用的教育馆讲解员、场地巡检员在内,他们不仅要用坚强的意志跟寒风湿冷作斗争、用无畏的勇气跟疫情魔鬼作斗争,也每天都在用一百分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对待每一位市民。

  面对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甚至不尊重,区民防应急救援中心的同志们在很多时候用“一笑而过”的方式来坚守原则。

  在被检查出入证检查烦了的时候,有居民会说“天天查,天天看,要么我送给你好了!”。你看,我们的同志不恼也不怒、照查不误,隔天检查时又遇到了,两人“确认过眼神,发现是对的人”,说一句“您是那位要送我出入证的大姐吗?”,两人就相视而笑了。“杠铃”般的笑声如此“提神醒脑”,让我们再次精神百倍的投入到下一阶段工作中。

 

 


地址:复兴中路593号 | 电话:24028888 | 邮编:200020
copyright©2009 上海市民防办公室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