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上海市民防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的通知 ( 2021年09月23日 )

沪民防〔2019〕66号

各区民防办,各机关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推动本市民防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民防科研创新能力,结合本市实际,我办编制了《上海市民防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现下发各单位,请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上海市民防科研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组织开展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确保《上海市民防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顺利实施。

 

  附件:《上海市民防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联系人:王升               联系电话:24028465

  (此页无正文)

 

                       上海市民防办公室

2019年9月2日


  附件:

 

上海市民防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上海民防实现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科技铸盾强防核心作用,切实提升民防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上海民防“十三五”规划任务落实,有效促进上海民防可持续发展,依据《上海市人民防空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制定上海市民防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上海当前三项新的重大任务,紧密结合上海民防“十三五”发展目标和当前人防军事斗争准备新形势,抓住自贸区扩区机遇,聚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瞄准民防科技前沿,加强科技创新布局,集合精锐力量,攻坚关键领域,着眼城市人防战备与民众防护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大力推进民防科技创新,着力解决遇到的技术重点和难题,力求取得较大突破,有效提升上海民防的科技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 围绕中心,服务保障。根据上海民防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紧紧围绕本市人防战备、民众防护等中心工作,提供有效的科技保障服务。

  (二)注重应用,讲究实效。突出民防科研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精选科研课题,加强应用技术攻关,注重实际应用效果。 

  (三)科学组织,力求突破。要结合民防工作任务和民防项目建设,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引进社会科研力量,统筹安排,集中力量和资金,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为民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三、现状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强大巩固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要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为新时代人民防空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此,国家人防办深入贯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重要思想,推动人民防空向科技密集型、质量效能型转变。先后发布了《中央本级人民防空科学研究管理暂行办法》和《人民防空科研选题指南》,启动一批重点急需科研课题,大力开展“四新”成果转化应用。上海作为人防特级城市,严格落实国家人防办有关人民防空科技铸盾强防的要求以抓好科研管理为重点,从选好科研项目着手,分别修编印发了《上海市民防科研管理办法(试行)》和《上海市人民防空科研选题指南》,组织策划了不同层次、多个方向的民防科研课题攻关。通过对相关科研成果的论证、鉴定与推广,有效推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民防建设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与此同时,上海民防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若干方面的不足之处,例如:民防科研定位不够明确,实施项目缺乏系统性;民防系统自身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尤其是学科带头人不足,影响民防科学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系统内部必要的科技创新意识与科学研究的氛围,尚未能全面建立;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费制约,难以支撑重大课题研究;科研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缺少必要的科研激励措施与手段;研究项目成果推广应用明显不够。

  四、总体目标

  计划在三年时间(2019-2021年)内,结合上海特级设防城市和2035规划的要求,以切实提升上海民防科技创新能力为引领,按照人防战备要求,紧贴战时防护、平时使用、平战融合工程、重要经济目标防护、人防精确高效指挥等现实需要,聚合多方资源,突出研究重点,选取关键性课题,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技术攻关,力争使民防科研综合实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有效推进上海民防“十三五”规划任务的落实,同时也为《上海市民防科研“十四五”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五、主要研究方向

  “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是上海民防工作的使命任务。民防科研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铸盾强防作用,做好人防军事斗争准备;另一方面也须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城市安全防护,促战备,强能力。基于上海民防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当前民防科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民防技术规范标准的研究;民防指挥信息、民防工程、民防科普教育、民防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技术研究;重要经济目标和地下综合管廊防护、社区风险评估、早期民防工程处置、市域铁路防护设备研制、科普产品研发等相关重难点问题研究。

  (一)民防技术、管理标准研究

  技术标准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民防技术标准是从事民防科研、设计、建设、运维、检验等工作中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

  针对具备节能、环保和防灾特性的新材料应用、民防工程战时效能评估、指挥场所建设以及信息数据处理等重点任务,研究与编制相关技术标准,为民防工程精细化管理、人防指挥规范化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二)民防指挥信息技术研究

  城市空袭与反空袭作战,现已成为现代局部战争的一个作战样式,并贯穿于战争全过程。防空警报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警报信号,发放防空警报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

  针对城市防空袭行动特点,研究人民防空警报专用场所建设、警报设备布设以及指挥通信信息要素建设“标准化”与“前置化”等相关技术,提高人防警报信号设施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警报信号发放的科学化、信息化,是当前急待研究与攻关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民防工程技术研究

  上海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同时也对民防工程的建设、运维和安全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针对上海民防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着重研究民防工程规划设计理论、民防工程探查与安全运维技术措施、早期民防工程战时效能评估、民防工程信息化监管技术、民防工程指引标识设计、民防工程新型临战封堵技术、民防工程平战结合通风及新型过滤吸收器适用性、人防门密封条压缩反力检测技术等重难点课题,以及市域铁路、地下综合管廊防护措施技术保障等新问题,以进一步提高民防工程的防护能力和民防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使用管理水平。

  (四)民防应急救援技术研究

  民防应急救援队伍是战时消除空袭后果的专业救援力量,也是平时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

  为了充分发挥人民防空应急救援作用,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需要根据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人民防空特点与防护重点(如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深入研究其防护技术手段、相应的防护器材设备、专业队伍的组织实施方法。利用新技术、新手段,研究核生化条件下人防防化装备管理与模拟演练,也是当前应急救援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五)民防科普教育技术研究  

  习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人民防空法》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依法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党和国家赋予人防部门的重要职责。如何进一步落实民防宣传教育“六进”(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党校、进网络)要求,在民防科普工作中不断应用新技术创新形式,有效提升科普宣传效果,更好地为人民防空建设总目标服务,是摆在各级人防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针对新时期民防宣传教育需求,全面分析民防科普教育场馆的作用、特点与效果,研究民防科普宣教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着重研究民防流动科普宣传器材、内容和技术手段。同时,针对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研究社区民防风险特征、分析评估模型及智慧社区建设的方法。

  针对上述主要研究方向,计划在三年内,设置重点攻关项目19项(具体项目内容见附表),其中:民防技术标准研究7项,民防指挥信息技术研究3项,民防工程技术研究4项,民防应急救援技术研究2项,民防科普教育技术研究3项。

  六、保障措施

  在未来的三年时间内,民防科技创新工作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因此,为顺利实现预定目标,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一)深化民防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严格落实《上海市民防科研管理办法》要求,明确选题指南发布制度,规范项目立项程序和要求,完善过程管理,严格项目验收和鉴定标准,强化科研成果管理、推广应用和绩效评估,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进一步加强民防科研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建立开放、交流、竞争、协作的科研机制,促进民防部门与相关高校、社会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合作,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逐步建立具有上海民防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二)强化民防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活动自主权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遵循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立足调动广大民防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制定扩大民防科研活动自主权的相关规章制度,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完善科研成果奖励机制,为进一步推进民防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三)加强民防专家队伍建设

   要充分发挥民防专家在民防科研创新工作中的智囊作用。研究制定《上海市民防科研专家库》管理办法,筹划建立上海市民防科研专家库,与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等高校智库机构开展全面合作,聘请一些造诣深,创新能力强的民防专家定期组织相应的学术咨询交流活动,形成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根据民防科研工作的特点,安排民防学术交流和科研调研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四)拓展民防科研资金筹集渠道

  开拓民防科研投入渠道,扩大科研课题经费来源。鼓励社会资金开展民防科研,支持申报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部门设立的科研项目。同时,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严格规范监管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附:上海市民防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重点研究项目目录



地址:复兴中路593号 | 电话:24028888 | 邮编:200020
copyright©2009 上海市民防办公室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